北京青年报消息,日前,被证实连续关闭位于济南和深圳的两家大卖场。
而近年来,似乎始终与“关店”的话题形影不离。
北京青年报记者6月21日查询发现,在过去的三年半中,在华关闭了70余家门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以大卖场为代表的实体零售业已经不太适应当下的发展了呢?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似乎并不能下此定论,因为在频频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也在“疯狂”开店,只不过与此前相比,业态和布局明显转变了。
继三个月前中国最大零售商华润万家撤资山东之后,全球零售商巨头沃尔玛近日来也有动作。
日前,其山东最大卖场沃尔玛济南泉城路店贴出表示,该店于2019年6月17日起停止营业,原因为租赁到期。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沃尔玛在济南的唯一一家门店,开店至今已有接近16年时间。
不仅是这家店,有消息称,6月18日这天,沃尔玛关停了3家门店,分别是杭州东新分店、宁波华侨店和东莞凤来路店。
事实上,沃尔玛关店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北青报记者查询数据发现,从2016年开始,沃尔玛在华的门店开始出现每年两位数的关店数字:2016年就关闭了13家;2017年关闭了24家;2018年关闭了21家。
而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包括上文的4家门店在内的14家沃尔玛卖场被关闭。
对于沃尔玛最近关店的原因,沃尔玛方面回复北青报记者时表示,主要是因为多店的租约到期。
分析人士表示,外资大卖场大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
而当时地产的租约大多是15到20年,沃尔玛是1996年进入中国的,大发展是在2000年前后。
从这个角度看来,沃尔玛称租约到期确实是一个关店的客观因素。
因为大部分外资超市进入某商业项目时一般是该项目的起步期,租金低廉。
而随着十几年后,商业项目进入成熟期,此时再续约可能面临着租金成倍上涨的情况。
此外,目前实体零售业盈利能力已经不如几年前,高额的租金肯定会挤压原本就不多的利润。
撤店是一个必然选择。
不仅是沃尔玛,家乐福、乐天、华堂等外资大卖场也在频频关店。
其中,乐天的大卖场几乎是退出中国状态,只剩零星门店。
那么,是不是代表外资的实体零售业态已经不再适合国内的习惯了呢?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也并非如此。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连锁百强榜,沃尔玛近3年门店数量变化不大,始终维持在440家左右。
这代表的沃尔玛在大量关店的同时还在不停的新开门店。
根据沃尔玛此前提供的数据,2018年沃尔玛新开了21家大卖场,4家山姆店以及8家“惠选”超市门店。
仅大卖场开业的数量就与当年关店数量相同。
一边大举关店,一边疯狂开店,沃尔玛意欲何为?
业内人士称,没有万年赚钱的业态,及时转型,推出更适合当下消费习惯的业态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北青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在沃尔玛关闭的门店中,只有一家社区店,其余全为传统的大卖场。
而之前因为付费会员制而在华发展一直不畅的山姆会员店,似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机。
沃尔玛方面向北青报记者表示,2018年山姆销售可比增长达到8%,深圳福田门店更是连续11年蝉联全球销售冠军,体现了中国会员对付费会员制零售的认可。
预计到2020年底,山姆在中国将有40家开业及在建门店。
而“惠选”则是沃尔玛在中国继大卖场、山姆会员店和社区卖场店之后推出的第四种业态。
该业态在选址上接近社区,定位为低价经营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沃尔玛新开门店从面积上明显更为紧凑。
增设新的山姆会员店、惠选超市、新一代门店和云仓,相比沃尔玛主打的1万多平米大卖场,很多面积要小不少,且更突出餐饮和。
不仅是沃尔玛,众多中外资大卖场都在进行社区化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家乐福推出easy便利店,货品主打生鲜和进口商品,设置顾客休息区等;2019年计划新开门店150家,其中包括新业态“Mini店”,目前一季度已新开Mini店93家;计划推出以食品为主打产品的全新门店,以及在探索店内开设专业领域的新模式。
除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各种卖场业态,沃尔玛近些年来在华最大的一笔投资花在了自建配送上。
沃尔玛中国兼首席执行官陈文渊表示,沃尔玛在中国首家定制化的自营于今年3月起在广东东莞正式服务华南门店,该配送项目超过7亿元,创下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23年以来单笔投资之最。
而且,未来20年,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改建或新建十几个像这样的沃尔玛定制化的物流配送。
除了门店业态的更迭,对于沃尔玛来说另一个新的增长点在于主动其与的合作。
2017年5月,沃尔玛官方正式入驻,且在拥有独立频道。
随后,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也进驻京东。
当时这一合作并不被业内广泛看好,部分分析人士甚至认为,传统零售搭载电商或是为他人作嫁。
但是,这却成了沃尔玛在华的新增长点。
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文渊表示,2018年,沃尔玛中国在电商总额较2017年增长接近150%,电商业务已连续三年取得三位数增长。
其认为沃尔玛还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
最新的消息是,按京东到家提供的数据,沃尔玛在618大促期间平台销售额达去年同期2。
8倍,而山姆则取得了近10倍的增长。
而事实上,早在2016年,也就是沃尔玛出现批量关店的年份,沃尔玛已经是京东的第三大了,持有其12%的股份。
除了京东,沃尔玛在财报中表示,沃尔玛(中国)已经与腾讯建立了伙伴关系,包括使用微信支付等功能。
同时将加大对京东到家平台的投资,并建立新以加快电子商务业务的进展。
沃尔玛中国表示,计划2019年底前全国将有300家沃尔玛门店入驻京东到家。
但是,根据财报,2019年第四季度沃尔玛国际净销售额为323亿美元,下滑2。
3%。
虽然并不清楚中国市场在这一数据中的表现如何,但是有消息称,沃尔玛中国市场的门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
2%。
不过,这一数据并没有得到沃尔玛方面的确认。
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变化。
对于这些传统零售巨头来说,门店扩张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能挣钱的商业逻辑了。
在物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更是没有前例可以借鉴参考。
连新零售的标杆都要不断探索,避免落后于时代,各大零售商的改变更是要快马加鞭,不然只能败退中国市场。
但是沃尔玛为首的外资大卖场改变的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来检验。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日财经网大举关店却又“疯狂”开店沃尔玛“关店潮”真相
